1952年,我校接受了一位日本学生,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来自日本的留学生。如今的复旦校园已成为一个“小小联合国”,基本实现外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仅去年一年,学校就接受了来自92个国家的6400多位留学生,每十位全日制学生里就有一位外国留学生。
不同的文化,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增进理解,实现共同的繁荣。这正是我校举办国际文化节的意义所在。
本届外国留学生国际文化节包括“小小世博会”、“各国美食节”、“爱在复旦”大型文艺汇演、“中国创业史”校友系列讲座、“文明的对话—我眼中的中国人”讲坛、“印象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校级交流日”七大活动。
国际文化节将一届届办下去
与会者表示,国际文化节是增强友谊、促进交流的舞台,会一届一届地办下去。
美食嘉年华,万国风情园
美食篇:哪里有人群,哪里肯定就有美食。草坪前的各个展台就像“翠花上酸菜”般纷纷亮出自己的特色菜。
意大利的20个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匹萨源自那不勒斯,威尼斯出产了小资们趋之若鹜的提拉米苏,西西里岛则有最地道的海鲜……可惜的是美食都只在照片里,现场可供试吃的不多。
旁边的蒙古就不同了,展台上放的可是货真价实的烤羊腿和马奶酒,健壮的蒙古男生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
从蒙古过去是德国的展台,德国人会拿出什么来招待客人呢?没错,就是啤酒和培根,大家可以继续喝酒吃肉。
……
76个展台100多种美食,让师生们大饱口福,大呼过瘾。
风情篇:美食毕竟只是文化的一隅。在这小小世博会上,不仅可以遍尝各国美食,还能饱览异国风情。
这次日本展台就是主打文化牌,留学生们上的菜是传统的冲绳表演与现代的动漫秀。“冲绳表演”就是一边弹奏三味线,一边演唱当地民谣。
尼泊尔是佛教徒朝圣的中心,“佛陀之目”在尼泊尔非常流行,展台上大到挂毯,小到吊坠,随处可见这种纹饰。
刚果(金)的手鼓二重奏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围观,密集的鼓点,跃动的旋律,传达出非洲强劲而原始的生命力。
师生们逛了一圈小小世博会,仿佛周游了世界,遍览了万国风情。
在现场76个展台中,有一个展台较为特殊,它是留学生爱心志愿者协会为宁厦三合中学学生捐赠电子词典的宣传台。当天借着文化节的人气,爱心也收获满满。
中国印象与上海男人印象
题为“印象中国”的留学生演讲比赛共有18位选手进入决赛。
在即兴演讲环节中,上海男人印象不约而同地成为在上海留学的外国朋友对中国印象的一个鲜明片断。韩国选手柳炅希对上海男人作出了“很贤惠”的评价。日本选手中川彩香也说:“找男朋友应该找上海男人,日本年轻人应该向上海男人学习。”赢得了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最后,马来西亚选手李忠烈获一等奖。
留学生校友心中最开心的三年
5月25日,外国留学生校友系列讲座的首场——题为“中国创业史”的讲座上迎来了三位嘉宾:李曦萌是特雷通集团的CEO,也是首位将私人企业打中国五百强的外籍企业家;忆莲是保加利亚驻中国领事馆签证官;来自加拿大的周一平创建了ChinaLOOP和OPING公司。
校友们分享了在复旦做学生时的有趣故事,他们都认为那是人生中美好的时光,“最开心的三年”。李曦萌说他有数不清的好玩记忆:到“最大的国家里最繁华的城市的最好的大学”来学习汉语、与三个物理系男生和一个外语学院女生组的“棕榈树”乐队,然而最重要的是,他在这里学习了汉语,这件事让他一生受益。周一平说那个时代有着单纯的热爱,常常与同学相约出去逛街吃饭,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在老师家里吃饺子,现在想起来都非常甜美。
图说: